搜索

联系我们

COPYRIGHT 版权所有 ©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山东地质勘查院 鲁ICP备16011322号-1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济南

地址: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历山路80号 电话/传真:+86-531-86401548 邮箱:shandong@ccgmb.com / sdhgdz@vip.163.com
邮编:250013 网址:www.sdhgdky.com / www.zhjsdy.cn

官方微信公众号

【书香润初心 喜迎二十大】与大地为伴,与高山同行——读《温家宝地质笔记》有感

分类:
新闻资讯
作者:
来源:
发布时间:
2022/05/07
浏览量

“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,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……”每一次听到《勘探队员之歌》,每一次我都会激动不已、心潮澎湃,它代表了一代又一代地质人的青春、梦想、成长,也实实在在体现在了《温家宝地质笔记》一书中。

《地质笔记》全篇分为野外地质考察笔记、管理工作笔记、调研笔记、学习研究笔记四个章节,收录了温家宝同志1968年至1985年间的工作、学习笔记160余篇、回忆文章24篇、手迹影印件630余幅、照片50余幅。《地质笔记》做到了真实、还原,无论是绘图,还是书写,都是实实在在的原始记录,几乎没有涂抹的痕迹,字迹工整有条理,手绘地质图、素描图清晰得如同印刷一般。

温家宝同志在《地质笔记》开篇“野外地质考察笔记”写道:“地质队员在野外考察时的工作和生活是单调和艰苦危险的,但也充满了神奇和乐趣。祁连山的风光和大自然的奥秘给了我探索的勇气”。1968年他从北京地质学院毕业,年纪轻轻的他去到了甘肃祁连山地区从事野外地质,投身于祖国急需的地质找矿事业。虽与高山大川为伴,却不忘坚持学习,勇敢探索,时刻严格要求自己,从未放弃自己的理想与追求。

“我想,只有把别人玩耍的时间,都用于工作和学习,才能弥补我资质的不足,才能不空耗生命,才能在有限的生命中为人民做更多有益的事情”“人只有献身社会,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意义”。他是这么说的,更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“行动则是理想最好的伙伴”。

在祁连山地区十几年的地质野外工作中,温家宝同志每一次都能保证“顺着深沟爬至山脊,直到冰雪覆盖的地方。因为深沟切割,岩石露头、层理变化、岩浆侵入、构造形态十分清晰,宜于观察,沟两侧的地质状况也便于对比”。

“为了定一个点,有时要跑一两个小时的山路,从不敢马虎”,对于遥测“我的良知不允许我那样去做。我决不能偷懒,否则我将痛苦不可释。哪怕多爬一两个小时的山,我也要到实地进行观测,认真地记下自己所看到的一切。”的确,野外地质调查是一个“良心活”,地质现象观测可粗可细,地质记录内容可略可详,想偷懒是有大把机会的。工作地点一般都是杳无人烟的地带,野外现场识别岩石、矿物、化石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地质记录和素描图现场绘制,没有扎实的地质基础几乎是无法做到的。

从《地质笔记》中那一页页字迹工整的笔记里,我深刻体会出一名地质人严谨的科学精神;从那一幅幅简洁勾勒的素描图里,我真切读懂了一名地质人的坚强意志力。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,任何人成功都不是随随便便得来的,它来源于崇高理想、笃定信念,来源于勤学敏思、精于业务,来源于不懈努力、艰苦奋斗,人心所致才能金石为开。

野外地质工作是艰苦的,有时可以形容为荒芜人烟、穷山恶水,他却能看到“山怀抱着云,云环绕着山,山在云中若隐若现,变化无穷,神奇奥妙,宛如仙境”,一名地质人乐观心态、积极向上的形象跃然纸上。“1970年6月的一天,在洪水坝河小龙口基站,由于连降大雨,山洪暴发……第二天雨过天晴,沟谷被冲得变了形,堆满了被洪水冲下来的巨石,还有死去的骆驼”,“平时,沟中清水潺潺。一遇大雨,山洪暴发,汹涌澎湃”,每每读到此处都会心有余悸。可想而知,当时的环境条件是多么的恶劣,状况是多么的惊心动魄。但这些对于一名地质人来说,或许只是家常便饭,只不过是用一种不畏艰难的精神支撑着,头顶天脚踏地或许也只是地质人的一种常态了吧。

每次看到这里我都会有切身的体验。2013年至2017年我有幸也很自豪地参加了青海省冷湖、新疆温泉县的区调项目。野外工作的艰苦是众所周知的,每天天不亮就要动身启程,要背着沉重的地质“三宝”、各种仪器设备,还要背着大量的淡水和干粮,返程的时候还会背回来一堆堆的岩石样品。冷湖镇的天气变化无常,7月份还在飘雪,日夜温差能到25度,不到10月份温度就下降到了零下十几度,每天的大风吹得人头疼欲裂。一望无际的戈壁滩、千奇百怪的雅丹丘,一会儿风吹日晒,一会儿风雨交加,遮天蔽日的沙尘暴也是随时袭来。温泉县的高山一会晴空万里,一转眼就乌云压顶,夹杂着冰雹,气温瞬间下降,大雾随时袭来,能见度不足10米。每天超过12个小时近30公里的山路,遇到溪水要趟,遇到暴雨躲不过,雨衣是最重要的野外装备。这一切的一切,还是发生在具有精良装备、设施齐全的新一代地质人身上。再回头去看《地质笔记》里描述的环境、当时难以想象的艰苦,更能感受出老一辈地质人的艰辛与伟大。

对于我们新一代的地质人来说,《地质笔记》不是传记胜似传记,比一般传记更有说服力,更能够撼动人心;不是教科书胜似教科书,它告诉我们,伟大始于平凡,理想创造辉煌,坚持才有奇迹!

《地质笔记》将老一辈地质人为祖国地质找矿事业而奋斗的豪情真实记录了下来,让我们年轻地质人从中汲取知识和力量,刻苦学习,努力工作,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和事业观。我相信,将会有更多年轻人在同样的路上继续走下去,也希望自己能够如同他们一般,永远坚定信仰,永远胸怀理想,永远坚毅笃行,真正成为“一生将与高山为伴,不断探索和追求,努力攀登科学高峰,做个有益于人民的人”。

新闻资讯

NEWS CENTER